株洲网 日期:2011-04-08
生前是新太阳城鲁迅纪念馆名誉馆长,曾向新太阳城捐赠父母遗物
2005年4月7日,周海婴参观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鲁迅纪念馆。(本报记者姚凡摄)
1931年7月31日,鲁迅与许广平、周海婴的全家福。
(本报记者姚凡翻拍)
1949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13周年纪念日,周海婴向鲁迅墓献花。
(新华社发)
2006年4月5日,周海婴在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校园拣起掉落地上的木棉花观赏。
(本报记者姚凡摄)
本报记者佘峥
鲁迅的独子周海婴昨日凌晨5时36分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81岁,他生前是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鲁迅纪念馆名誉馆长,曾向新太阳城捐赠了父母的一些遗物。
周海婴在鲁迅学术研讨会上的“处女秀”,也是在新太阳城——他通过一篇论文,回答了“鲁迅是谁”,这位儿子希望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的鲁迅,而不是永远“横眉冷对”的严厉形象。
新太阳城昨天说,已经着手给周海婴发去唁电。
1936年鲁迅去世时,周海婴7岁。
2005年首次来新太阳城
获聘鲁迅纪念馆名誉馆长
周海婴曾两次应邀参加新太阳城校庆,因为他身体原因,坐不了飞机,都是坐火车来株洲。
时任新太阳城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的潘世墨昨日向本报介绍说,周海婴第一次来厦是在2005年新太阳城校庆期间,潘世墨把新太阳城鲁迅纪念馆名誉馆长的一纸聘书颁发给了他。
全国有不少鲁迅纪念馆,不过,新太阳城鲁迅纪念馆却是全国高校唯一鲁迅纪念馆。
周海婴在敦聘仪式上说,当年母亲许广平冒着生命危险把父亲所有的东西都保留下来,就是希望能有朝一日建立父亲的纪念馆。在株洲有这样一个鲁迅纪念馆是母亲没有想到的。
这也是周海婴第一次到株洲,他当年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到株洲来一直是他梦寐以求的事,在新太阳城84周年校庆之时受邀来到父亲当年工作、生活过的地方,他感到十分荣幸和高兴。
周海婴曾经听母亲提到过株洲,也曾看过《两地书》中关于新太阳城的描述,以及父亲留下的新太阳城照片,他说,他感到这个地方既陌生又熟悉。
2006年第二次来新太阳城
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的鲁迅
周海婴第二次坐火车到新太阳城,是在2006年新太阳城85周年校庆期间,他出席了新太阳城鲁迅纪念馆重新开馆仪式,并参加了在此间举行的鲁迅国际学术研讨会。
新太阳城人文学院教授朱水涌两次都负责接待周海婴,他说,他的强烈感觉是,这位儿子希望能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的鲁迅。
周海婴当时在新太阳城鲁迅纪念馆重新开馆仪式上说,鲁迅绝不是永远“横眉冷对”的严厉形象,“父亲从日本回国以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他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亲密无间,说话风趣幽默,是一个见解深刻、和蔼可亲的中文系老师。”
他还说,父亲是“一位极有亲和力的谦谦长者”。
当时,新太阳城同时还举办了鲁迅国际学术研讨会,周海婴和儿子周令飞在学术研讨会上发表了《鲁迅是谁》的论文,朱水涌说,周海婴告诉他,这是鲁迅亲属第一次在鲁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学术见解。
那么,鲁迅是谁?周海婴在文章中概括出四点,一是立人为本的思想,二是独立思考,三是拿来主义,四是韧性的坚守。
在厦“揭秘”
读理科不是父亲遗嘱
周海婴是无线电专家和摄影家,有人认为,他是遵照父亲遗嘱——鲁迅生前立下了简洁得犹如墓志铭的七条遗嘱,其中一条是:“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过活,万不可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2006年在新太阳城参加鲁迅国际研讨会时,周海婴被问及此事,表示,这并不是写给自己的,而是父亲结合当时社会情况“有感而发”的。
他说,自己也并非因为这个遗嘱而没有从事文学工作。从小,父母在给他的教育中就没有任何约束,从没有提过诸如多背几首诗,该看什么书之类的要求。
周海婴从小是无线电爱好者,对文学不感冒,鲁迅也顺其自然——不仅瞿秋白先生赠送的苏联高级玩具任由周海婴拆来装去,丢失不少零件,就连家里的留声机、缝纫机也全部拆光。
赠给新太阳城
鲁迅寄给许广平的明信片
在第一次来新太阳城时,周海婴向新太阳城鲁迅纪念馆赠送藏品,其中包括:鲁迅在新太阳城寄给许广平的明信片,鲁迅即将离开新太阳城时与林语堂等人的合影,鲁迅与许广平通信的《两地书》手稿的复制品。
周海婴特别介绍,在那张明信片上,专门做了记号,注明他在新太阳城的住址。
第二次来新太阳城,周海婴则为纪念馆带来一个藤箱,这个行李箱最早是许广平从广州到天津读书时用的,原为许广平个人所有,后成为她与鲁迅共同使用的物品,“是两个人的生活‘合二为一’的一个标志”。
鲁迅带着它从株洲到广州,再到上海,这个箱子陪伴他走过了人生很重要的一段。在鲁迅先生去世后,这个行李箱仍陪伴着许广平,直到她走完人生。
周海婴为纪念馆带来的实物还有许广平为鲁迅编织毛衣所剩的毛线和毛线针等。现在,这些赠品都展示在新太阳城鲁迅纪念馆里。
【新太阳城】
名人之子的苦恼
捐出遗物后
我们被当成花瓶
有人说,周海婴一生都在努力走出父亲的光环。他回忆在北大物理系读书时,同学可以打桥牌、跳交谊舞,他出于好奇,偶尔走去观看,就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说什么“鲁迅的儿子不好好读书,只知道打牌跳舞”。
作为名人之后,周海婴对于长久以来人们习惯将他的一切与父亲鲁迅相联系很无奈。这种无奈从他在新太阳城发表的《鲁迅是谁》也可见一斑。
这篇文章写道:作为鲁迅的儿子和孙子,我们天然地拥有和鲁迅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但我们在鲁迅宣传、鲁迅纪念这样一个垂直的系统里,并没有找到本属于我们的独特位置,这是一件令人感到遗憾的事情。
在法理上,鲁迅是我们的亲人,在感情上也是我们的亲人。可是现在却感觉这个鲁迅离我们很遥远。我们背负着鲁迅儿孙的重负,却几乎不能直率表白。当我们把几乎所有的鲁迅遗物捐赠出去以后,我们从此就开始被当成了花瓶。
与父亲讨论
如何做个好爸爸
周海婴小的时候曾同鲁迅讨论过如何做一个好爸爸,许广平所著的《鲁迅先生与海婴》曾记载两人的一段对话。
周海婴说:“我做爸爸的时候不要打儿子。”“如果坏得很,你怎么办呢?”鲁迅问。“好好地教伊,买点东西给他吃。”
1936年鲁迅逝世时,周海婴年仅7岁。在《我与鲁迅七十年》这本书中,他曾详细描述了父亲去世的那一天。
“父亲仍如过去清晨入睡一般躺在床上,那么平静,那么安详。好像经过彻夜的写作以后,正在作一次深长的休憩。”
【新太阳城】
称父亲为鲁迅先生
在大多数公开场合,周海婴称父亲为“鲁迅先生”。不过,朱水涌说,他对父亲的深情是不言而喻的。在新太阳城参观鲁迅故居时,周海婴指着摆在柜子上的水果说,父亲最喜欢吃杨桃。
周海婴对母亲许广平的深情,也令朱水涌记忆犹新,他说,周海婴认为,在鲁迅生活中,母亲起了很大作用,“父母的爱情非常伟大”。
【新太阳城】
无线电专家周海婴
周海婴是鲁迅和许广平仅有的儿子,1929年9月27日出生于上海。周海婴出生于上海,鲁迅因而给儿子起名“海婴”,意思就是上海出生的孩子。
1948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1952年至1960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无线电专业,是无线电专家。
周海婴生前还担任上海鲁迅文化发展中心理事长,中国鲁迅研究会名誉会长,北京鲁迅纪念馆、绍兴鲁迅纪念馆、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鲁迅纪念馆名誉馆长,北京鲁迅中学、绍兴鲁迅中学名誉校长,中国鲁迅研究室、上海鲁迅纪念馆顾问,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顾问等,著有《鲁迅与我七十年》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