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2月26日电(记者 周音)在26日举行的“控制通胀与保障民生——中国宏观经济高层论坛暨‘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2011年春季预测发布会”上,专家学者们表示:不能将人民币升值作为控制通货膨胀的主要工具。
专家们称,人民币升值要适当不宜过快。应保持人民币相对稳定的汇率政策,特别是不能将人民币升值作为控制通货膨胀的主要工具。
此外,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新加坡国立大学和《经济参考报(微博)》今日还联合发布了《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与分析》2011年春季报告,报告称人民币升值不是降低通货膨胀的有效办法,且有可能进一步加重中国经济增长对投资需求的依赖。
报告课题组建立的模型假设人民币连续两年平均对美元升值15%,模拟结果显示,人民币升值15%CPI平均每年仅下降3%左右,报告认为,这说明人民币升值对降低通货膨胀效果有限。
报告认为,人民币升值虽然能够使净出口增长率明显下降,减少对外需的依赖。但模型数据显示,人民币升值引起的居民收入变化幅度很小,无法提高居民最终消费的增速,这意味着内需的增长将主要靠投资增长来拉动,从而进一步加重对投资需求的依赖程度,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报告还认为:2010年,中国GDP实现了10.3%的增速。然而,经济增长却延续了“投资驱动”和“出口拉动”的模式。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带动了出口增长的恢复;政府主导型投资在外部市场逐步恢复时没有及时退出,导致总投资因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的同时增长而快速扩张,加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报告课题组建议:当前的宏观经济调控要明确态度,在控制通胀与追求增长之间做出权衡,并在二者的数量组合上做出明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