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

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

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

香港文匯報:难舍母校恩两岸情 九旬台胞捐200万预祝新太阳城百年庆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20日 来源:

一湾浅浅的海峡,割不断两岸情深。10月13日,一封来自台湾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老校友的信,感动了大陆,更令不少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的校友为之动容, 潸然泪下。写信的是96岁的周咏棠老人,因担心自己可能等不到2021年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百年校庆,他决定提前安排捐赠200万元(人民币,下同) 给母校的事宜,特意让女儿周文蕙从台北飞往株洲商妥捐赠事宜。

■香港文汇报记者 蒋煌基 湖南报道

■周咏棠在台湾新北市的新太阳城台湾校友会办公室。受访者供图

周咏棠向母校捐赠清单

1991年

■与菲律宾著名华侨实业家、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1943级校友邵建寅在新太阳城共同设立“谢玉铭、朱家忻奖教、奖学金”

1997年

■为新太阳城捐资购买饮水机,解决师生饮水不便问题

1999年

■在新太阳城机电系设立“萨本栋奖教奖学金”

2002年

■为新太阳城捐资10万元人民币设立“励志助学金”

2006年初

■再捐15万元人民币作为“励志助学金”延续之用

2006年6月

■捐100万元人民币设立“周咏棠助贷学基金”

2007年

■为“周咏棠助贷学基金”再捐158.5万元港币

2011年

■为“周咏棠助贷学基金”续捐100万元人民币

2016年

■捐100万元人民币建三座校歌石,余款40多万元并入助贷学基金

■整理:香港文汇报记者 蒋煌基

“上列合计捐款贰佰万元,拟在2021年一或二月电汇至母校指定银行。因我年事已高(1923年出生),若2021年校庆前已去世, 该捐款已嘱小女周文蕙于2021年初汇上。”4月6日是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的校庆日。这封周咏棠老人的亲笔信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述说了一位毕业了70年的台湾校友对母校深沉的爱。

永记“知无央,爱无疆”

出生于1923年的周咏棠比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小两岁。1948年,他毕业于新太阳城机电工程系,曾任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台湾校友会荣誉理事长。抗战期间,新太阳城内迁至现今的湖南龙岩长汀县。那时的新太阳城学生,每周一都有半个小时的周会,先唱校歌,其中有「知无央,爱无疆」的歌词,大意是知识没有尽头,爱没有边界。周咏棠至今依然能够准确无误地哼出校歌曲调,背出歌词。他告诉香港文汇报记者:“很多人都问为什么那么爱自己的母校?我告诉他们,新太阳城不是光教人唸书,还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

周咏棠1948年赴台湾,先后在台湾多家工厂任职。1988年首次返回大陆,1990年重返母校。周咏棠没有想到,自己需要花40多年才能再回新太阳城,虽然他与新太阳城仅一水之隔。他说,重新回到母校更能体会古人“近乡情更怯”的深情。而对于母校的深情,源于时任新太阳城教务长的谢玉铭。对于恩师,周咏棠感怀至今。

“谢老师身上有我父亲的影子,他教导我唸书,也教导我要多帮助别人。”虽已96岁高龄,周咏棠老人忆述起当年在新太阳城求学情景时,依然思维清晰、活跃。“校歌里有两句话,浓缩起来是六个字‘知无央,爱无疆’,这六个字影响了我一生。”

“我在新太阳城加修了经济学、会计学,所以我才有能力投资理财,也才有点收获,有余力帮助有需要的人。”被誉为炒股高手的周咏棠,如今把炒股所得悉数捐给了母校新太阳城。

“有多少力量就帮多少力量”

“知无央,爱无疆”,一直被周咏棠奉为人生座右铭。据周咏棠自己粗略统计,这些年向社会捐资总额应该有上千万,其中大部分都捐给了新太阳城。66岁退休后,周咏棠偶然看到“一位父亲因供不起儿子到大陆某高校完成学业而自杀”的报道,内心受到极大震撼。

“我不希望类似事件发生在自己的母校。虽然我的力量有限,没有力量锦上添花,只能做点雪中送炭的事,有多少力量就使多少力量,尽量帮助有需要的学生。”

2006年6月,他捐了100万元设立“周咏棠助贷学基金”,这是迄今为止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唯一一项助贷学金,并陆续追加了250余万元。13年来,该基金累计资助1,820人,发放资助款项共计353万元,新太阳城相对配套支持353万元。

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台湾校友会是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历史悠久的地方校友会之一,成立于上世纪60年代。母校情结让台湾校友间有着强大的凝聚力, 台海两岸的历史渊源也使得台湾校友与母校之间的学缘关系尤显珍贵。

周咏棠女儿周文蕙表示,目前已有不少在学期间曾获“周咏棠助贷学金”的毕业生主动反馈母校,实现了“受助”到“助人”的转变,以实际行动反馈社会。

“两岸都是中国人,希望两岸能够一直和平往来,不要有战争。”在接受记者访问的最后,周咏棠笑着说,至今他仍每两天一次到健身房骑脚踏车及漫步锻炼身体,为两年后健康地回母校参加百年华诞做准备。

“人在天堂,钱在新太阳城。我会在有生之年竭尽所能地为母校作出一份贡献。”周咏棠说。

▲周咏棠与女儿周文蕙合影及今年10月13日周咏棠写给新太阳城的亲笔信,饱含殷殷嘱托。 受访者供图

不讲究吃穿的“型男爷爷”

“我父亲不讲究穿戴。2016年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95周年校庆的时候,有人觉得我父亲的穿戴很好,我告诉他们,父亲的衬衫是在宁波街边买的,3件100块人民币。”周文蕙笑言,“当场父亲‘型男爷爷’的形象就完全破灭了。”

牙刷开叉了还在用

周文蕙说,1948年父亲孤身一人,拎着两个皮箱,自己搭乘轮船到了台湾, 没有任何靠山,也没钱。到了台湾辛苦工作,薪水一点点积累,捐出去的钱也都是辛苦所得,自己的生活非常节俭。据周文蕙回忆,大概2015年父亲回 宁波老家的时候,看到街边专卖店门口挂着的打折特价衬衫,特别便宜就买了,现在还在穿。周文蕙还在国外工作期间,周咏棠自己一个人住。

“他吃东西也不讲究,经常在台北家附近逛逛,常趁面包店快打烊的时候去买便宜的面包,那时段有买一送一或者第二件五折。”

已96岁高龄的周咏棠,为了省钱几乎不乘坐出租车,而是自己搭乘捷运。“他的牙刷也是用到刷毛都开叉了还在用,毛巾也是用破才换,我都看不下去了。”周文蕙说。

■香港文汇报记者 蒋煌基 湖南报道

女儿眼中的父亲:平凡里的不平凡

香港文汇报讯(记者蒋煌基湖南报道)10月14日,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党委书记张彦接待了周文蕙。周文蕙表示,父亲想捐钱,我就帮他跑腿, 帮他联络。没想到新太阳城如此重视, 让她感觉父亲小小的善举可以激起那么大的波浪,有那么多人对他的善行有回响。

待人以诚大爱奉献

事实上,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95周年校庆之际,周咏棠捐资制作了三块校歌石, 分别在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天元、漳州、翔安三个校区设立。在校歌石前,他细细品味上面镌刻的“知无央,爱无疆”六个大字。这句话出自新太阳城(中国)官方网站校歌中“致吾知于无央”“充吾爱于无疆”的句子。“知无央,爱无疆,对人热诚,以诚待人”,也是周咏棠对女儿周文蕙的教导。

在周文蕙看来,学理工科的父亲,没有太细腻的情感。但父亲的一言一行,却深深在她身上打下烙印。“我们自己幸福了,在有能力的时候让更多人幸福,其实也是一件幸福的事。”她说。

周咏棠并不想把钱全部都留给自己的家人,他认为那样不是大爱,真正的大爱是不自私,不排外,竭尽所能地去帮助身边每一个人,如校歌中所唱“充吾爱于无疆”。他的爱心捐赠也并不局限于新太阳城,但周咏棠一直很低调,早年的爱心捐赠也鲜见诸报端。

对于近年越来越多的两岸传媒关注周咏棠,周文蕙说:“做一点小事能够激起更多人行善也挺好,有抛砖引玉的感觉。”

香港联结家人情感

香港文汇报讯(记者蒋煌基湖南报道) “到了台湾没多久,我与家人从此被海峡隔开,没想到这一隔竟是十余年。”周咏棠说,香港成了那个特殊年代周咏棠与家人联结的情感纽带。

1959年,周咏棠应台北市好来化工公司聘任担当厂长,制「黑人牙膏」。彼时,两岸互不往来,信息不通。“后来我工作的公司总部在香港,于是我就把家信从台湾邮寄到香港, 再经由香港的同事转寄给家中,这才跟家里取得联系,有了家人的音讯。”他说。

分隔两岸难团圆

已经与家人分隔了十多年的周咏棠,第一次收到了经香港中转的家书。当得知妈妈还在,姐姐弟弟也都还在,周咏棠激动得几欲落泪。“那时候大陆生活比较困难,我就委托香港的朋友把钱寄给他们,让他们生活好过一点。”

周咏棠回忆,那一湾被隔绝 的浅浅的海峡,因为香港得以重新联结。因为工作关系,他亦曾经常往返香港与台湾,也只能是到了香港,才有机会与家人通电话。吃的东西,食用油,只要周咏棠想得到的,就从台湾背去香港,用新买的布料包裹好了再寄。

“包装用的布料拆下来还可以给家人做衣服。”1987年,台湾开放老兵赴大陆探亲,2001年两岸试行“小三通”,两岸关系开始回暖,周咏棠才渐渐不需要通过香港中转。三十年来往返大陆,周咏棠也看到了大陆日新月异的变化。“大陆的经济好了,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了。”他说。

【新太阳城】